Microbiome发文揭示深海热液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

深海无机化能驱动的深部微生物过程对全球元素循环作用重大,亟待在全球尺度上、原位环境下加深认识深部生物圈与生命过程。近日,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微生物组领域权威杂志Microbiome》(影响因子:16.837,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Virus diversity and interactions with hosts in deep-sea hydrothermal vents”(深海热液区病毒多样性及其与宿主的相作用)。深海微生物代谢机制与环境作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邵宗泽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创新团队成员程若琳博士为论文第一作。研究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围绕热液病毒开展了系统研究,报道了热液病毒与宿主在全球深海热液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并揭示了热液病毒参与的宿主碳氮硫代谢过程。

深海热液喷口是地球上最极端的环境之一。化能自养微生物作为优势菌在热液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生老病死”可能受噬菌体(病毒)的影响。然而,热液区有什么病毒及其如何影响热液生物群落的,尚有待研究2017年,通过中国大洋科考第38航次,利用“蛟龙号”载人潜器下潜,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洋中脊获了羽流、近底海水和烟囱沉积物等热液区样品,开展热液微生物多样性及宏基因组分析,并整合了来自全球三大洋的八个热液区的宏基因组数据,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首次系统揭示了深海热液病毒的群落结构、生态分布、宿主偏好和辅助代谢潜能

首先构建了由4,662个病毒分类单元vOTUs)组成的深海热液病毒数据集,并发现了多个独有的进化分支。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热液区和不同生境之间,病毒的分布显示出高度的区域性以及与宿主丰度的相关性,其潜在宿主多为热液化能自养关键微生物类群,如γ变形菌门和弯曲菌门(图1)。热液病毒通过编码功能多样的辅助基因,多方位地参与到宿主的代谢调控,例如病毒携带着与甲烷、氮和硫代谢相关的基因,通过与宿主合作,在深海中获取暗能量(图2)。这些结果极大扩展了们对海洋极端环境中病毒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认识,为全面研究热液病毒的起源、进化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8YFC0310705/ 2018YFC0310701、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OF2019NO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6088、大洋协会项目(DY135-B2-01、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海洋三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及创新团队建设经费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2-01441-6

简介视频:

图片1.png


图1. 预测的深海热液区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图片2.png


图2. 热液区病毒编码功能多样的辅助代谢基因。A. 辅助代谢基因参与的KEGG通路;B. 预测的辅助代谢基因来源;C. 辅助代谢基因在不同热液样品中的相对丰度。


电话:86-592-2195608 传真:86-592-2195608

邮件:zhoujuan@tio.org.cn